關於這裡
職稱 | 名字 | 工作內容 |
發起人 | 陳薇真romacapri@gmail.com | 國際制度比較研究、法令研究、國內外新聞搜集摘譯、公約影子報告撰寫參與;行政、email、對外洽公;活動規劃、活動執行;體制內對話;帶團體活動 |
義工天使 | (匿名) | 活動執行支援;小團體支援;無性別空間建築雇問 |
女同志議題小組 | vogue | 撰寫女同志議題評論文章 |
逐字稿志工 | (匿名)1名 | 支援與政策相關錄音檔的逐字騰稿 |
校園小組 | (匿名)1名 | 籌備與舉辦「校園跨性別」小團體活動 |
陳薇真,〈台灣變裝社群初探〉,2010年女學會年會,2010年10月。
--,〈變性慾生命如何愛(在異/同世界中)〉,2012文化研究年會,2012年1月。
台北市中山區
\\ transgender punk activist \\
作為一個學習哲學與女性主義的人,activist依然是精確與力量的詞,不斷闡議新的議題,與對處境故事化的深化。我們寓於語言中,改變故事、也將改變自己和社會的理解。倡議工作成為自我定位的核心。
「跨性別,是所有人憤怒集結的心臟地帶。」──改自1970美國女同志女性主義團體LESBIANISM〈女人認同女人〉的開場。僅管歷史中跨性別和女性主義/女同志間曾有許多令我們哀悼的傷害,在多元性別的今天,女同志與女性主義依舊是我們堅持的視角,也是疏離、憤怒與愛等情感政治的共鳴。
跨性別並不是「性別二元體制壓迫」與「顛覆二元性別」的抽離對立,也不是只某一身份的事(而與我無關);而是內部間的差異、與對外積極尋求和LGBIS、酷兒、婦女運動和一般男女的連結。
punk來自作為台灣獨立樂迷的軌跡與靈感,龐克與怒女grrrl是社會關懷。而獨立indie不由外在無奈現實現況所侷限,由自己掌握與學習所有運作環節,和二波女性主義精神「DIY-自己動手做」遙相呼應。我們開放與任何組織節點合作的可能性,但也不一定要進入「組織」才有做事空間。我們有議題經營、判讀政治的眼光與執行的行動,實踐所有人對議題的"好奇"與公民參與。
我們的經營項目
推動「換證評估制度」公共討論
國內有關性別更換制度議題,是牽動影響變性、陰陽人和跨性別實際每日生存的主要旨題。手術才能換證、評估制度不完善造成許多個案的痛苦,無法真正幫助少數群體改善社會困難。十年來運動零星討論、但尚未累積議題與公共化。期由我們開始,以活動策劃、紀錄、論辯整理與框架制定的勞動,凝聚社群內外各需求、衝突與整合,開始遲來但不嫌晚的第一步。我們不走上而下的專家主導,而是先整合社群內外各種需求後才送院,並強調過程中每個人都是思考與行動的公民參與。
群體深化
我們故事化變性群體(transsexual)在不同性傾向的生活世界:跨拉、異性戀變女、異性戀變男和FTM在女同社群等。愛情是易親近的話題,由愛與渴望出發,看見彼此的差異、與相似的感覺和處境。
LGBTTIQQS各項邊緣的主流化與重構:變性、陰陽人、邊緣酷兒、疑性戀/別和重談異性戀的倡議,並重構既有LGBT的內涵。
在社群內與社會被長期汙名不被看見的情慾扮裝(sexual cross-dress),我們以貼近生命的方式,重新看到這些經驗的多重面向。
在主流性別圈中仍少被看見的陰陽人議題(intersex),我們以盟友的立場共同投入。
建立變性各層面的一般化敘事:日常生活、轉變歷程、原生家庭、心靈健康、校園、工作職場與親密關係。以處境但不歸因個人的方式,看見性/別群體在各方面的生命韻律,並尋求社會結構性的友好與改善。
議題連結
與女同志、男同志和一般社會,用貼近對方語言,增加相互瞭解和互動的機會。
和同性婚姻/親屬關係法制化、性/別與安全性行為、社會福利、暴力防制、支持體系與國際公約連結。
活動策劃、申請案、文稿、合作、場次邀約。
本站著作權說明
- 本站所有文字,歡迎轉錄至各大論壇、BBS、臉書等平台。
- 本站依「創用CC授權條款」 ,允許自由使用授權範圍包括:姓名標示、非商業性(不得用於獲取商業利益或私人金錢報酬為主要目的來利用作品)與禁止改作。(不得變更、變形或修改)。
標示包括
跨性別倡議站
https://transgenderpunk.wordpress.com/ - 平面媒體請來信洽詢。transpunk2012@gmail.com
本站所有文章由跨性別倡議站著作人格權,以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。
發表迴響